即便短短一年內已經經歷過四、五十場訪談、討論會議,每次還是會再想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呢?我這樣子問對嗎?可以嗎?會不會我根本沒有理解使用者的難處?
每每與老闆一同參與的會議,會後總是會特別疲憊,因為時常無法抓住老闆的真正需求。因此這次特別找了一些跟 PM 、 訪談技能相關的文章學習。
1. 不要完全照著訪綱
照著訪綱走,有很大的可能會找不到真正的原因。事前做足的功課是必然的,但畢竟那些都只是假設、想像中的情況,實際訪談時當與推測不符時,後續的訪綱便失去了意義。
這讓我想到上個月的經驗,當專案管理人在進行 A 功能訪談時,客戶常常講著講著就講到 B、C 功能去了。所以需要很仔細地聽客戶的說明,並且順著追問 B、C 功能的問題
2. 不要引導訪談對象說出你想聽的話
我們都是帶著某些假設去訪談的,例如想了解使用者對新產品的看法。
時常有人會問:「你不覺得這樣會比較方便嗎?」這就是在引導別人說出你認為的事情,像這樣的提問對於使用者來說是沒有作用的,只能從中得到很多的支持與正面回饋。
point
- 當受訪者的回答只有「是」、「對」、「沒有」的時候,可能是因為你都只問是非題,而沒有讓他表達自己的想法。
- 範例:「你是否覺得這個東西好用?」換句話說變成「你覺得這個東西在使用性上如何?」
- 如果你發現你說的話比受訪者說的話還要多,那可能你一直嘗試在向他推銷這個產品,而不是詢問他的意見。
- 避免使用「你不覺得…」去做為提問的開頭,容易代入自我的預設立場。
3. 不要害怕沉默
拋出問題後,受訪者也需要思考、回想,不需要害怕沉默的氣氛,或是觀察受訪者是否「真正理解」問題。
4. 熟悉訪綱
雖然不要照著訪綱走,但是所謂訪綱就是整理現階段所有資源內的總結,唯有非常熟悉訪綱內容才能夠理解訪談的目的是什麼,若每每訪談問題都要到現場才開始構想,一不小心脫口而出了不該問的問題是會很扣分的。只有越理解標的本身,才能夠有彈性的根據現況調整,訪談出真正的內容價值。
5. 多問為什麼
我想這邊在說的是不要果斷假設受訪者做某件事情的原因,也許一些稀鬆平常的問題能夠透露出受訪者的慣性、喜好等等資訊。
6. 尋找矛盾點
訪談過程中可以留意回答的內容是否有前後不一致或是奇怪的點。因為我認為,良好訪談的過程不只是設計師在了解使用者需求,也是設計師在協助受訪者了解自我真正的需求。